Dr. Anung Ahadi Pradana
論文題目:
印尼老年人的多面向衰弱:從評估到管理
指導教授:
李淑君副教授
就讀期間:
2022 年 9 月 – 2025 年 6 月
目前職位:
臺北醫學大學博士後研究員
論文摘要
引言:
衰弱過去常被視為單一面向的現象,主要與身體機能退化有關,但目前已被重新認識為涵蓋身體、心理與社會三大面向的多面向狀態,這樣的觀點也突顯出需要多專業整合的處理方式。全球衰弱盛行率以澳洲與大洋洲最高(31%),亞洲約為23%,而包括印尼在內的東南亞地區,其衰弱與前衰弱的盛行率分別高達26.8%與55.5%,顯示問題相當嚴重。對老年人而言,衰弱所帶來的經濟負擔,不僅會對本人與家庭造成壓力,也可能進一步衝擊整體家庭福祉與公共衛生系統。因此,針對老年人衰弱進行全面性的評估與介入措施,已成為當務之急。本研究旨在透過三項子研究,全面呈現印尼老年人多面向衰弱的樣貌,內容包括估算衰弱的盛行率、驗證一套多面向衰弱評估工具的心理計量特性,並探索將VIVIFRAIL介入方案應用於印尼老年人的可行性。
研究方法:
研究一:本研究採用統合分析法,遵循PRISMA系統性文獻回顧與統合分析報告指引,估算印尼老年人衰弱的盛行率。研究團隊於2023年11月至隔年2月間,針對六個電子資料庫進行文獻搜尋,納入所有針對60歲以上印尼老年人衰弱盛行率的經同儕審查文獻。
研究二:本研究將Tilburg衰弱指標(TFI)翻譯為印尼文版本(TFI-I),並進行心理計量驗證,共有308位居住於社區的印尼老年人參與。
研究三:設計為隨機對照、單盲前瞻性研究,於2024年7月至9月間在印尼的安養機構中進行。介入方案為期12週、每週5天的多組成分運動計畫,並根據參與者的功能狀態分為四組:重度限制/失能(A組)、中度限制/衰弱(B組)、輕度限制/前衰弱(C組)、與功能健全(D組),每組分別有10人接受實驗組或控制組安排。
研究結果:
研究一:在安養機構中,衰弱與前衰弱的總體盛行率分別為37.9%與44.8%;住院族群為26.3%與61.4%;而社區老年人則為21.1%與59.6%。依不同評估工具分類顯示,使用Frailty Index-40者的衰弱與前衰弱盛行率為21.6%與64.3%;FRAIL量表為18.7%與62.0%;Fried衰弱表現型則為27.8%與59.8%。
研究二:TFI-I具備良好的內部一致性(Cronbach’s α = 0.775)與極佳的重測信度(ICC = 0.94)。在構念效度方面,其身體、心理與社會向度皆與其他成熟量表(例如:短式身體表現測試、Fried衰弱表現型、老年憂鬱量表與WHO生活品質量表)呈現高度相關(p < .001 至 p = .041),支持其效度良好。
研究三:本介入研究達成100%的招募率、依從率與執行率,流失率為7.5%,參與者的動機與滿意度分別為86%與87%。在主要與次要成效指標中,實驗組在衰弱狀態、身體表現、認知功能、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與整體生活品質方面皆有顯著提升。
結論:
本研究呈現出印尼地區在多面向衰弱議題上,具高度實證價值的研究成果。結果指出,不論在衰弱的現況瞭解、評估工具的適用性,或是介入方案的可行性與成效等方面,皆提供了有力的證據基礎,對政策制定者與健康照護專業人員在預防與管理多面向衰弱方面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關鍵詞
印尼、多面向衰弱、老年人、盛行率、Tilburg衰弱指標、VIVIFRAIL